招生热线:4001 888 119
学员登录
在线报名
证书查询
全国
清大东方
消防人才的摇篮
专注消防培训17年,消防培训行业领跑者。
首页
关于我们
培训项目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初级
中级(监控操作)
中级(检测维修保养)
查看更多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社会单位员工
查看更多
消防员培训
基础班
技能提高班
快捷取证班
骨干班
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
全科班
基础班
高级班
VIP
消防专业学历教育
消防工程技术
学习中心
新闻中心
业绩展示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消防科普
打个结,你就能逃生了吗?
年来,在各种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里,结绳逃生几乎是标配的项目,至今依然如此。 这是一种应急逃生技能培训项目,向受训者传授少则十几种,多则32种应急结绳的方法。 用于在住宅楼等场所发生火灾,楼道被烟气和火焰封锁的情况下,把绳索的一端系在窗框、阳台的柱子、围栏上,利用绳索从建筑物外逃生。 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体验馆里该教公众结绳逃生吗? 笔者的观点是: 过去该教,现在不该教。 把结绳作为火灾逃生的技能科普项目培训公众,是改革开放后从日本引进的。 日本有大量木结构的二层独户住宅。这种住宅一楼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大了二楼的人就无法通过楼梯逃生。从许多年前起,居民就在家里备一条绳索,用它从窗口或阳台逃生。 绳索系在窗框、阳台柱子等地方,一端的绳结的结绳方法是否牢靠,直接关系到逃生者的安全,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防灾教育馆就把正确的结绳作为基本的培训项目,向公众传授。 在战后重建时期,日本主要解决温饱问题,人们还没有多少钱能花在安全上。结绳逃生尽管不够安全,但火灾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从二楼的窗口、阳台逃生,即使发生意外情况一般也只是摔伤。应该说,日本当年推广结绳逃生培训项目是正确的。 时过境迁,随着日本从1950年代起的经济高速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对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 1961年,日本在《消防设备六法》中规定了避难器具的基准。该基准规定逃生绳必须配安全钩,成为专用逃生绳。人们用这种逃生绳逃生无需结绳。此后日本提到逃生绳,一般指这种符合法规的逃生绳,而不是普通绳索。 基准还对逃生绳的直径、破断强度、延伸率和外观等提出明确的规定,并规定逃生绳必须经权威机构检测合格才能出售,其应用范围仅限于二楼,三楼以上要用逃生缓降器。 1981年该基准修订,对逃生绳的要求更高了。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在法规明确要求配备的逃生绳,市场上到处都买得到、居民都买得起。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防灾教育馆还向公众传授用普通绳索结绳逃生,已经是教育滞后于法规以及经济和消防技术发展了。 随着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今日本城市里的多层公寓多采用比逃生绳更安全的应急逃生器材。 如安装在阳台上,贯通上下层的逃生梯。逃生绳一般仅在独户二层住宅里配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有关人员去日本考察防灾教育馆,看到馆里还在向公众传授用普通绳索结绳逃生的项目,回国后开始推广。当年引进结绳逃生项目,适应我国的国情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城镇的住宅也主要是3楼以下砖木结构的低层建筑。 市场上买不到国产的专用逃生绳,进口的普通老百姓买不起。而普通的麻绳、棉绳等天然纤维制作的绳索许多家庭有,用于晾衣服、打包等。 当年教人们掌握正确的结绳方法,发生火灾时一旦用上,能提高逃生安全性。毕竟它比被单打结逃生、用木板搭桥逃往邻居家的阳台等方法更可靠些。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十几年前,我国已能制造优质逃生绳,而且卖到白菜价。 2012年,国家标准GB21976.6--2012《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6部分:逃生绳》颁布,正式宣告用普通绳索作为应急逃生器材过时了。 带安全钩的逃生绳无需结绳固定,如果家庭预先在窗口、阳台上配备用膨胀螺丝固定的挂钩,挂接安全钩,使用时只要把安全钩一挂,很方便。 与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逃生绳相比,人们使用普通绳索逃生,必须花不少时间学习结绳固定。真正使用时,如果结绳方法错了,后果非常严重。 而且很多家庭现在不用粗绳索晾衣服。如果少数家庭还保存多年前的麻绳、棉绳,这些天然纤维本身容易老化,经过这么多年,其破断强度已大幅度下降,使用时很不安全。 而且许多基地在传授结绳逃生项目时没有告诉人们用这种方法逃生的上限是3楼。 如今我国城镇住宅楼多为5、6楼的,甚至是小高层、高层住宅建筑。如果人们学了结绳逃生后用绳索从较高的楼层逃生,非常危险。 团中央廊坊青少年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做过实验:1名具有运动员身体的青年人从4楼用逃生绳逃生,到达地面时已气喘吁吁了。 用逃生绳逃生需要很强的体力,事实上即使从3楼用逃生绳逃生,也是大多数小学生难以胜任的。 大多数科普教育基地的结绳逃生项目既没让人们亲身体验爬绳的费劲,也没告诉绳索逃生的使用楼层上限,仅仅教人们如何结绳,不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闭环。即使作为一个过时的培训项目,它也是不合格的。 另外,接受培训的人中小学生占很大的比例。这种培训就很容易误导未成年受训者。 建议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逃生绳的使用培训替代现有的结绳逃生项目。 培训时讲解员要对受训者说明所有有关规定和要求,让受训者体验时要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为了安全起见,真正让人们爬绳的高度不要超过2米。 讲解员还必须告诉受训者,即使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逃生绳,用它逃生方法也不是我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认可为的安全逃生方法。它只是在万不得已情况下使用的一种应急逃生手段,必须慎用。 既然是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就必须向人们传授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意味着基地的建设者、讲解员等都必须不断学习有关新知识,对培训项目及时更新迭代,否则就担不起“科普”这两个字了。
2021-03-22
44180
警惕,火灾中最为致命的毒气
我们都知道,火灾中造成身亡的最主要原因是:有毒有害气体窒息。 当然,你可能知道,烟里面相当大名鼎鼎的是一氧化碳。但是,还有另外一类气体也具备致命毒性,那么这究竟是啥子呢?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吧: 一、你知道什么是“双生毒气”吗?建筑结构火灾导致的烟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和氰化氢(HCN),这些有毒气体会将消防员置于危险之中。本身就非常危险,结合后危害性剧增。 HCN,即氰化氢,标准状态下为液体。 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 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重度中毒主要表现呈深昏迷状态,呼吸浅快,阵发性抽搐,甚至强直性痉挛。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常把氰化氢作为毒气室的杀人毒气使用。 在消防行业中,CO(一氧化碳)和HCN(氰化氢) 经常一齐被称为“双生毒气”,二者发生反应会产生致命的化学窒息剂,致使消防员或火灾受害者在火灾现场心脏骤停,或在几年乃至几十年后引发癌症!与单独接触相比,CO和HCN结合后产生的危害性呈指数式增长,根据单一警报阈值来测量每种气体得到的测量结果并不足以满足清理火场的要求。 二、“双生毒气”的严重危害 20世纪70年代,消防部门开始意识到吸入烟雾中有毒气体的危害。之后不久,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清理火场期间散发的有毒气体的长期危害(比如癌症)。 以往的家居用品都是由天然产品制成,比如棉花、羊毛和木材。但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采用合成材料。如今,普通家庭或办公室中的绝大多数家具、地毯、床上用品、衣物、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都是由合成材料制成。 绝缘材料(压制和喷涂泡沫)是已知的一种可在燃烧期间产生高浓度HCN和其他毒物的产品。 由于合成品燃烧时比天然材料更热,闪燃速度更快,因此还会加快HCN的释放。 2003年美国罗德岛州西沃威克一家名为Station的夜总会所发生的事故就是最让人悲痛的一个量化分解的例子。乐队演奏期间,两个烟火装置发出的焰火产生了放热反应,火花飞溅到15英尺以外的地方并持续了约15秒钟。最初出现的火焰导致温度一路飙升,泡沫板的热分解开始产生大量充满HCN的浓烟。事后对该事故进行的调查和模拟显示:由于建筑物内喷水灭火系统不足,表演场地在不到90秒钟的时间里就变得让人难以忍受。里面的462人当中,许多人因为烟雾中HCN/CO的影响而难以逃出火灾现场。该次事故共造成100人丧命,200多人严重烧伤或受伤。 研究表明,在常见的建筑结构火灾中,HCN的浓度常常会达到200ppm以上:30至60分钟内会致死。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将人从烟雾中救出并带到新鲜空气下,那么新鲜空气将置换掉毒素。现在我们知道,毒素会存留于人体内,很难被置换掉。癌症现已成为消防员的头号长期死因。让我们一起给予更多关注,保护这些英雄们! 由于HCN毒性极强,若消防员在火灾之后出现头晕、虚弱和心跳加快的情况,实际上可能是HCN的作用。据推测,许多消防员在灭火期间或之后出现的心脏病发作和心脏骤停情况可能与HCN有关。 三、如何在火灾“双生毒气”环境中保护自己? 多年来,CO的威胁一直为人所知,消防员的训练内容就是观察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和困倦。 暴露于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可能会致命,但人们往往忽视氰化物的存在。许多人将氰化物与化学武器和危险物质场景相联系,但研究表明,在每年数以千计的火灾致死案例中,氰化物是一个重要的帮凶。 研究表明,在火灾烟雾中,氰化氢的毒性比一氧化碳要强35倍之多。 消防员如何保护自己?虽然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HCN和CO等有毒物质,但他们可以通过遵循以下准则来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穿戴全面罩:这需要消防员付出精力和做出持续承诺 全面罩能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与压缩空气呼吸器或闭路式呼吸器配合使用,则经过实际使用检验。 2监测有毒气体:使气体监测成为一项标准程序 新技术可提供双生毒气的早期危险预警:研究表明,CO与HCN组合的危害比独自接触的危害更大。 这两种气体若同时吸入体内,会产生毒性协同作用:CO阻止氧气到达重要器官,而HCN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使受害者丧失方向感,变得头脑混乱。因此,按照各自的报警阈值分别测量每种气体对清理火场而言并不理想。 “双生毒气”信号处理技术,可针对CO与HCN的组合提供防护。该类技术对两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情况一起测量和添加。当两种物质的浓度达到一定级别时,会触发报警。 德尔格已将“双生毒气”功能并入采用7.0或更高版本固件的DrägerX-am®5000和5600气体监测仪中。这项针对有毒物质CO与HCN的技术已由德尔格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3 使用自给式呼吸器 使用自给式呼吸器:一直使用,直到确定能够安全呼吸为止,并向驾驶员/操作员提供。 4 在一小时内淋浴 在一小时内淋浴:通过在一小时内淋浴,消防员可将接触的毒素减少90%。如果等到当天晚上回家再淋浴,那就相当于100%的接触,这样一来,淋浴对于降低患癌风险便毫无用处。 5 其他建议的保护和预防措施 – 洗消:按照消防和应急培训学院(FETI)的准则洗消PPE。– 互相关照:无论在火灾现场,还是在消防站,都要警惕队友出现中毒症状。– 教育与培训:制定一项培训计划,重点是让消防员意识到氰化氢的危害。—对于日常用户来说,由于“双生毒气”的快速致命性,准备一款可超快速佩戴、有效防护火灾有毒气体的专业火灾逃生头套也是必不可少的。
2021-03-22
55123
扑救初起火灾的十大痛点
扑救初起火灾,不是,很简单吗?哦喽,是的。但仍然有很多是失败的。这里面至少有十大痛点,你知道吗?1、不会用灭火器这玩意儿,看起来很简单啊。但真有事,用起来,好像也不太容易。有压不动压把儿的,有喷自己一脸的,有把灭火器扔在火里的…… 2、不会用消火栓有些人,连消火栓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多的人,不知道怎么把水带连接在消火栓栓口上,水枪也是。还有些人说:我是女生,我是当官儿的……我为啥要会用? 3、眼睛只盯在火上这辈子,可能就见过这一次真火。眼睛瞪的老大:我靠,着了,火,火火……你们抓紧灭啊除了看火,除了灭火,别的事全部忘在九宵云外。 4、张不开嘴,挪不动腿没办法,紧张啊,害怕,听说大姑娘上轿都哆嗦呢。你得喊几嗓子,你得跑啊,不行,真晕火,这一晕就喊不出声,走路会把自己绊倒。 5、没想到时间会那么快,不够用这火不大啊,不大啊,不大啊……啊呀,大了。这正看热闹呢,火就大了,烟也来了。这家伙也太快了,连拿钱包的时间,都没留下。 6、想不起来要去指挥和分工自己倒是上去了,这个要点赞,是条汉子。别人在干嘛呢?不知道,没管。明明现场有十条汉子的,除了一条在灭火,其他人全都是观众。 7、火灾的信息如何传达到每一个人有些楼很大,好几层呢。有些屋子很黑,拉着窗帘,或者有人在里面洗澡。着火了,冒烟了,整不了了……这些消息,往哪传呢?靠手机吗,靠对讲机吗? 8、到底要干哪些事儿扑救初起火灾,是不是只有一项任务,灭火呀?那啥,报告火警、疏散人员、控制火灾、帮消防队的忙……这些是任务不,要有人干不? 9、老板不让报告火警尽管你说破大天,在单位一亩多地上,你得听老板的。老板说了,先不着急。小火,能灭的别麻烦消防队。消防队来冲一地水,还得罚款呢。 10、初起火灾是大火呢,还是小火呢有些火灾,一起就是大的。有些火灾,烧半天还是小的。初起,初起咋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提前判断好火灾的危险性?火灾会如何发展蔓延?好吧,其实痛的地方还有挺多。一件简单的事儿,未必人人会干。 所以,扑救初起火灾,别小瞧了这点事儿,真没几个单位能过了这关,出事就是大的,很要命,要多想想,想清楚。要彻底整明白,你得参加培训。
2021-03-22
46110
机房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机房作为专业机电设备存放场所,有大量电气设备和用电终端消防安全尤为重要! 机房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1、通信机房管理不当,机房内易燃、易爆物品乱堆乱放,比如经常使用电烙铁等电热器具,不断电存放在维修机台,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2、部分机房没有专职的消防安全人员,对消防设施不会使用,存在消防设施高消费,使用人员低层次的问题。3、对外来人员管理不严,机房整改时,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等都可能引发火灾。以下奉上机房消防管理要求, 大家要严格执行哦~~机房消防安全管理 1、机房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禁止使用电炉和生活用电加热器等。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使用明火作业时,需办理相关手续,在有人员陪同下方可进行作业。 2、机房内不准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禁止人员在机房内吃饭、存放食品和饮用水容器,以防止水被洒后造成短路事故。3、机房内不准堆放大量可燃物,除与本机房工作相关的少量物品外,禁止存放其他无关物资和进行其他作业。4、机房内严禁存放腐蚀性物品和易燃易爆品。维修机器使用的酒精、丙酮等易燃溶剂,必须严格控制,每次带人量不得超过100克,随用随取。严禁使用易燃易爆品擦拭、清洗带电设备。5、机房内的供、配电设施及线路应严格按安全用电规定设置,不准超负荷运行。增加用电设备必须经过公司批准,确认用电负荷后、由正式电工按规定安装。 6、非本机房人员,未经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入内,并做好出入机房登记。7、无人员值守的机房,主管部门应安排定期巡检,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处置。 8、机房内物品不得遮挡或覆盖消防安全设施和灭火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遇火情时应积极扑救,及时向消防中心报警,并保护好现场。 9、应定期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定期做好消防通道等相关消防设施巡检。
2021-03-22
52139
如何安全规范使用充电宝?
请勿长时间充电 充电时最好不要长时间充电,充电前估计好时间,控制好充电时间,给自己的手机定个闹铃,充电几个小时后,响铃提醒自己,以减少爆炸机率。 2.请在通风处放置,避免太阳暴晒 充电宝很娇气的,一定要放在通风、室温、干燥地方,不要在过热,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和保存。 3.请使用正规充电器 选用充电器很关键,不要买一些价格便宜但又容量很大的充电器,一看就是假货,或者质量没保证,可到一些优质充电器提供商官网,或者旗舰店买正规的充电器。 4.出现异常,该扔就扔 在平时多留意充电宝外观,如果出现一些异常请不要再使用,立即更换,该扔就扔。 5.插头尽可能用原配 充电插头尽量用原配,或者买和充电宝参数一致的充电插头。充电宝和手机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充电时,要利用参数一致的充电线、适配器,才能保障它的使用安全。
2021-03-22
50783
如何安全入住酒店
2021-03-22
48591
为什么消火栓、灭火器不能被阻挡?周围多少距离不能被阻挡?
为什么消火栓、灭火器不能被阻挡?周围多少距离不能被阻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GB50016-2014(2018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1.12规定:设置在建筑室内外供人员操作或使用的消防设施,均应设置区别于环境的明显标志。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5.1.1规定: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4.01规定:建筑内部装修不得擅自减少、改动、拆除、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和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等。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4.02规定:建筑内部消火栓箱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或在消火栓箱门表面设置发光标志。GA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10.6规定:仓储场所应设置明显标志划定各类消防设施所在区域,禁止圈占、埋压、挪用和关闭,并应保持该类设施有正常的操作和检修空间。《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31条规定: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挪作他用的。XF654-200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7.6.2.3规定: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62条规定:公共汽车站、电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三十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准停车;周围多少距离不能被阻挡?查找了规范,并没有具体的“保护距离”的规定。难道我们面对堆积在消火栓、灭火器周围的物品就放任不管了吗?答案肯定是:不!那么怎么规定灭火器、消火栓前面的“保护距离”呢?最起码这个距离要不能影响人员的操作,就是说:人可以正常地站在消火栓箱前面,打开箱门,拿出水龙带,连接水枪和水带,并且有通道可以展开水带!对于灭火器,就是人可以很顺利地拿到灭火器,之后顺利去往急需它的地方!下面介绍一些企业防止灭火器材被阻挡的最佳实践分享:
2021-03-22
44765
这里有一份春季防火“宝典”,请收好!
春天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但是“春天的脸,孩儿面”说变就变春风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它不仅能使人“凌乱”更是会引起森林草原无情的“变脸”进入春季不少地区接连出现大风天气加之气候干燥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而且火势在风力作用下蔓延迅速容易造成更大损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防患于未然与你我息息相关这份春季消防安全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大风天防火注意事项1.要及时清理阳台和房前屋后可燃物,不要在室外吸烟,更不能将烟蒂、火柴等火种扔进废纸篓内或可燃物上。不要在户外使用明火,禁止随意焚烧,加强火源和电源管理,严防“火烧连营”事件发生。2.大风天气施工时要注意用电安全,油漆、稀释剂等易燃品应存放在远离火源、阴凉、通风、安全的地方;施工现场应天天打扫,清除木屑、漆垢、残渣等可燃物品。明火、电焊等易燃易爆危险劳动作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3.农村家庭最好不要在户外使用明火焚烧垃圾、烧荒等,避免发生火灾。不要在炉灶、燃气灶旁堆放秸秆、柴草,避免被余火引燃。火灰(如柴灰、灶灰、煤灰)不能乱倒,要用水将火灰的余火泼灭,倒在安全的地方,不要靠近易燃物、可燃物。4.注意室外高空危险物,如广告牌、建筑装饰物,临时搭建设施等要进行检查、加固,防止大风刮断电线,引发火灾。同时,要定期清理楼道及周边的可燃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5.严禁携带火种进入仓库、堆垛、货场。进入车辆必须配戴符合国家消防产品标准的防火罩。要尽量避免烧荒行为,若需动火,要有专人看护,注意附近环境,远离房屋住所和草料堆垛等易燃可燃物,并做好防火措施。春天的温度刚刚好景色也越来越好在迈向“诗和远方”的同时安全防火的意识也不能忘最后叮嘱大家的是一旦遇有火情请及时拨打12119
2021-03-22
48885
“九小场所”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九小场所”,虽然生产、经营面积小,人员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存在诸多火灾隐患,加之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这些“小场所”经常发生大事故。
2021-03-19
57476
春季踏青,消防安全咱该注意点啥?
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周末到户外踏青、登山的小伙伴越来越多春季,气候多变风干物燥,容易诱发火灾享受和煦春日时光,勿忘消防安全春季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消防安全可一定不能忘
2021-03-19
52666
餐厅防火常识
作为业主经营一家饭店,在确保食物健康美味的同时,给顾客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很重要,饭店餐厅的厨房是用火用电集中之处,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平时应从以下方面查改火灾隐患。厨房用火注意安全,如果你不知道,速来查看。
2021-03-19
51502
高层建筑火灾中,如何跑得快、准、稳?看完这篇你就全都知道了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万一火灾恶魔来临时·······我们是呆在原地避难还是户外逃生?逃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情?了解得越早越多,我们在火灾面前就有更大的生存几率。 高层可能发生的火灾1、电气引起火灾据火灾统计资料显示,30%左右的火灾是电气原因造成的。在高层建筑内,用电设施设备越多,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2、明火管理不善引起火灾高层建筑往往设有餐厅、餐馆、饭店、食堂等,必然出现厨房用火,甚至出现卡式炉、火锅、煤气烧烤、酒精加热用火等明火。对这些明火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火灾。3、吸烟不慎引起火灾高层建筑内有下榻的旅客、光临的顾客,也有长租的客户、雇用的员工,人员繁杂,吸烟者难以禁绝。有的旅客在客房内躺在床上吸烟,有的顾客在公共场所吸烟游览,有的吸烟者将未熄灭的烟蒂扔在废纸篓里,如此种种,极易引起火灾。4、日常电器故障引起火灾在高层建筑内设有多种电器设备,如空调、排风机、冷冻机、电动机等等。这些电器设备如果质量有问题或对其缺乏维护保养,也有可能运行不顺,磨擦发热,引发火灾事故。5、违章作业引起火灾如:室内装修、电气焊等。高层发生火灾时如何自救1、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若能临危不乱,先观察火势,再决定逃生方式,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把灾难损失降至最低限度。2、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剪刀楼梯等方向逃生。进入人员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堵塞出口。盲目逃生,往往欲速则不达。3、寻找避难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上人屋面等待救援;如果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需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险境。4、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高层建筑有些部位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物,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的伤害。
2021-03-19
43117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友情链接
清大东方人力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就业网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消防协会
中国消防科普网
安全管理网
中国国家应急广播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
中国消防救援网
消防百事通
消防资源网
全国
北京
北京市
通州
安徽
合肥市
芜湖市
阜阳市
池州市
蚌埠市
宣城市
六安市
滁州市
安庆市
淮南市
宿州市
铜陵
重庆
重庆市
福建
福州市
泉州市
三明市
漳州市
厦门市
广东
广州市
汕头市
佛山市
深圳市
惠州市
云浮
广西
南宁市
柳州
贵州
贵阳市
黔东南州
遵义市
黔南州
甘肃
甘肃
湖北
武汉市
黄石市
宜昌市
荆门市
咸宁市
襄阳市
仙桃市
河南
郑州市
平顶山市
焦作市
河北
石家庄市
唐山市
黑龙江
哈尔滨市
海南
海口市
湖南
长沙市
常德市
岳阳市
衡阳市
怀化市
江西
南昌市
九江市
赣州市
宜春市
吉林
延吉市
长春市
通化市
四平市
江苏
南京市
常州市
南通市
宿迁市
徐州市
苏州市
无锡市
扬州市
淮安市
连云港市
泰州市
镇江市
盐城市
常熟市
辽宁
大连市
抚顺市
沈阳市
鞍山市
锦州市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市
宁夏
银川市
青海
西宁市
山西
晋中
临汾市
长治市
太原
上海
上海市
山东
济南市
泰安市
临沂市
潍坊市
日照市
烟台市
威海市
济宁市
淄博市
东营市
青岛市
滨州市
聊城市
德州市
菏泽
四川
成都市
绵阳市
南充市
陕西
西安市
榆林市
汉中市
宝鸡市
渭南市
咸阳市
天津
天津(华苑)
天津(经开区)
新疆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伊宁市
云南
昆明市
浙江
杭州市
宁波市
嘉兴市
湖州市
温州市
台州市
衢州市
金华市
舟山市
义乌市
欢迎来到清大东方消防学校
离您最近的校区:
北京
通州
北京
安徽
阜阳
芜湖
合肥
铜陵
宿州
淮南
安庆
滁州
六安
宣城
蚌埠
池州
重庆
重庆
福建
漳州
三明
泉州
厦门
福州
广东
惠州
深圳
佛山
汕头
广州
云浮
广西
柳州
南宁
贵州
贵阳
黔南州
黔东南州
遵义
甘肃
甘肃
湖北
仙桃
襄阳
咸宁
荆门
宜昌
黄石
武汉
河南
平顶山
郑州
焦作
河北
唐山
石家庄
黑龙江
哈尔滨
海南
海口
湖南
怀化
衡阳
岳阳
常德
长沙
江西
宜春
赣州
九江
南昌
吉林
四平
通化
长春
延吉
江苏
常熟
徐州
宿迁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镇江
泰州
扬州
无锡
苏州
南通
常州
南京
辽宁
鞍山
锦州
沈阳
抚顺
大连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宁夏
银川
青海
西宁
山西
太原
长治
临汾
晋中
上海
上海
山东
德州
菏泽
聊城
滨州
青岛
东营
淄博
济宁
威海
烟台
日照
潍坊
临沂
泰安
济南
四川
南充
绵阳
成都
陕西
西安
宝鸡
汉中
榆林
咸阳
渭南
天津
天津(经开区)
天津(华苑)
新疆
伊宁
克拉玛依
乌鲁木齐
云南
昆明
浙江
义乌
舟山
金华
衢州
台州
温州
湖州
嘉兴
宁波
杭州
在线留言
请正确填写以下信息内容,清大东方教育顾问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在线留言提交
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
电话
4001-888-119
全国
培训项目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
消防员培训
消防专业学历教育
关于我们